当前位置:首页  >>  历史故事  >>  中国历史故事

卢象昇巨鹿殉国(278)

    更新:2013/1/26  点击: 3372    作者( 网络文章

李自成、张献忠在中原与明军激烈厮杀的时候,后金军队也加强了对明朝的攻势。
  公元1634年,皇太极分兵四路,从山西方面的关口闯进长城,在内地烧杀抢掠了一个多月,才退出关外。过了两年,他正式做了皇帝,史称清太宗,率领已经改了国号的清军,越过居庸关,攻占昌平,直逼北京。宣大总督梁廷栋不敢出战。崇祯皇帝急了,紧急征调军队保卫北京。听说卢象昇有军事才能,就将他从与农民军激战的前线召回,代替梁廷栋为宣大、山西总督,安排在抵抗清军的第一线。
  卢象昇是江南宜兴(今江苏宜兴)人,从小有报国的志向,公元1622年中进士。他从不读死书。虽然长得文秀,但意志坚强,有臂力,能骑马射箭,又懂兵法,爱惜部下,会带兵。打仗时,他总是身先士卒,冲锋陷阵。所以,很受部下的尊敬爱戴。
  卢象昇一到宣府,就组织士兵屯田种粮,当年就收获了不少军粮。崇祯帝很高兴,号召各边镇统帅以他为榜样。
  公元1638年农历九月,清军在亲王多尔衮(gǔn)的率领下,再次逼近北京。崇祯帝又急忙调宣府大同镇和其他各镇军队到北京护驾。他一连三次赐给卢象昇尚方宝剑,要他进京督率各路援军。卢象昇家有丧事,他一身孝服,麻衣草鞋,在宣府誓师后就赶往京城。
  对于清军两次进犯,朝廷内形成主战与主和两种意见,崇祯皇帝始终犹豫不定。他一面征调援军,一面又让兵部尚书杨嗣昌、宦官高起潜秘密与清军谈判。卢象昇对大敌压境之下杨嗣昌去讲和很反感,他感慨地说:“国家生我养我,我要用死来报答国家,宁愿头断血流,也不议和。”
  卢象昇一到北京,崇祯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召见他,问他抵抗清军的办法。他直率地说:“臣主张坚决抗战。”
  崇祯帝一听,脸色就变了。过一会,他才说:“议和是杨嗣昌他们的意见,朝廷没有这个打算。”崇祯帝接连几次拨出黄金、马匹,送给卢象昇慰劳军队。卢象昇受到很大鼓舞,认为皇帝主战态度是坚决的。
  他找到杨嗣昌,责备说:“您读过圣人的经书《春秋》,那上面,不是认为订立城下之盟(在敌人武力逼迫下签订的不平等协定)是可耻的事吗?您天天谋划讲和,不怕国人说你闲话吗?袁崇焕又是怎么死的?”
  杨嗣昌面红耳赤,恼羞成怒地说:“您想用手中的尚方剑斩我吧?”
  可是,崇祯帝仍然重用杨嗣昌,因此,卢象昇所作的军事上的准备,大多遭到杨嗣昌明里暗里的阻挠。他利用兵部尚书的职权,只让卢象昇指挥宣府镇的军队,其他援军都让宦官监军高起潜带。卢象昇名义上监督天下援兵,实际管辖的兵力不足两万,能亲自指挥的,又只有五千人,而且粮饷不足。
  南下的清兵来势凶猛,卢象昇只好带着五千人前去抵挡。
  卢象昇的队伍驻在野外,饭也吃不上,同情他的老百姓来慰劳军队,对卢象昇说:“将军怀着忠义之心,不顾生命安危,带着饥寒交迫的士兵,去抵抗如虎如狼的清寇,而朝中奸臣还在算计将军,让人感到痛心。将军不如先吃顿饱饭,再征集十万义兵,同心杀敌,不比您孤军奋战,等于送死强百倍。”
  卢象昇流着泪,感谢乡亲们的关怀,说:“虽然我只有五千兵力,但大敌当前,朝廷里还有人监视我的行动,来不及征集义军了。只有拼死杀敌,以死报国,不必再连累父老乡亲了。”百姓们将被清军多次抢劫剩余的杂粮,都送给军队。还有人抱来一升枣子,说:“给将军煮口热饭吧。”
  将士们感动得热泪盈眶,怀着必死的决心,跟着卢象昇,奔赴杀敌的战场。
  明军到了巨鹿贾庄,探听到清军就在前面。高起潜大军驻在离贾庄不到五十里的鸡泽,卢象昇派人去催他尽快发兵增援,他却按兵不动。卢象昇只好继续前进,在清水桥遭遇清军主力。
  卢象昇将队伍分为左右中三军迎战。半夜里,到处吹起了凄厉的号角。天刚亮,战斗就开始了。清军几万骑兵将卢象昇围了三层。明军将士人人奋勇,个个争先,舍命拼杀,喊声震天。杀到下午,明军的弹药与弓箭都射光了,就用刀剑砍杀,前面倒下,后面冲上去。卢象昇穿着孝服麻衣,戴着白网巾,左砍右劈,连杀几十个清兵,身中四箭三刀,终于倒下牺牲。只有一部分明军突围而出。而高起潜则卷起旗帜,早早地溜掉了。
  清军遇到这样激烈的抵抗,怕深入后麻烦更多,更加担心宁远的明兵,乘虚攻击他的老家,匆匆地抢掠了许多财物,又退回关外去了。
  父老乡亲听到卢象昇壮烈殉国的消息,都失声痛哭。杨嗣昌却向崇祯帝隐瞒了卢象昇殉国的真相。直到他死后,朝廷才给卢象昇抚恤。
  巨鹿之战后,清太宗感到锦州、宁远在明军控制下,绕道入关,除了抢掠财物外,占领不了明朝的土地,就改而先攻占锦州、宁远,夺取山海关。公元1641年,他围攻锦州。明朝老将洪承畴率领十三万大军出关营救。这一次,又是明朝统帅部意见不一,战略失当,援军在松山遭清军包围,粮道被截断,全军覆没,锦州、松山都陷落。洪承畴被俘投降,做了清军进攻明朝的帮凶。而崇祯皇帝还以为他是大忠臣,举行祭典仪式呢。
  从此,清军兵临山海关脚下。雄关古道之间,经常能够听到清军的马蹄声了。



    验证码:         
    所有评论
    暂无评论!
    分享到: